第一篇 当机会来敲门 2.崭露头角-《泣血征程之五胡乱华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气量决定成就,大官司马腾光捞钱不花钱,“腾性吝啬,无所振惠”,俗话说得好,财散人聚,财聚人散。司马腾搜刮民脂民膏养肥了自己,却坑苦了百姓。直到石勒兵临城下,才想起来赐米粮、布帛给将士,不过,那时,一切都晚了,早已经失去的军心、民心不会因为危难时的小小恩惠而有所挽回。

    随着邺城的陷落,司马腾就此呜呼哀哉,和他一同被害的,还有他的三个儿子和邺城一万多百姓。据说,援军前来救援的时候,整个邺城都弥漫在一片尸臭当中,司马腾的尸体已经烂透,和一万多具腐尸烂在一起,找都找不到。

    石勒赚了个大满贯,金银珠宝、古玩字画,还有数以千计的美女,能带走的全带走,至于带不走的,一把火全烧掉,包括魏国的宫殿,包括曹操的铜雀台。

    邺城陷落,司马腾被杀的消息着实让司马越震惊不小。史载:司马越大惧,使苟晞、王赞等讨之。

    进攻的号角一旦吹响,汲桑和石勒的大军就不会停止前进的脚步,先在乐陵之战中斩幽州刺史石鲜,后败乞活军田禋五万援军。等到名将苟晞赶到,与之相持于平原、阳平间数月,大小三十余战,互有胜负。这是石勒和苟晞的第二次对决,苟晞再也不能一战而胜了,而此刻石勒的表现,堪称优秀,毕竟,他的对手是苟晞。

    剿灭不了的叛乱时候久了就会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。其实,汲桑与石勒闹的动静不是很大,相对于后世动辄百万的农民军,汲桑和石勒只能算是班门弄斧了。但是疲敝不堪的晋朝很无力,无力到名将挂帅,正规军出征,只是和石勒的流民军队作战,竟也是需要两军相持的。

    307年七月,司马越驻军官渡,为对峙中的苟晞声援。

    司马越亲临,晋军士气大振,分外奋勇。同年八月,大将苟晞终于打败了汲桑和石勒,破八个营垒,杀万余人。打了败仗的汲桑和石勒自然是要跑路的,“共主”刘渊成了他们的选择。只是,中国人痛打落水狗的优良传统注定了他们逃亡的道路充满了艰辛。冀州刺史丁绍邀战于赤桥,又大败之。

    连吃两场败仗的汲桑和石勒连跑路都不能在一起了,应该算是分头突围,汲桑奔马牧,石勒奔乐平。只是汲桑很不幸,没过几个月就被司马腾的部将在乐陵杀死,而石勒很幸运,几经周转之后,安全来到匈奴汉国刘渊的帐下。在那里,他开始了自己全新的征程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