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一家子开开心心吃完一顿火锅之后,也顾不得收拾残局,全都瘫软在椅子上,捧着肚子欣赏天空中高悬月亮。 不管大的小的,全都是一个动作。 还在用小酥肉磨牙的商舅舅突然感叹了一句,“现在这日子,千金不换。” 感叹完,商舅舅又说起了宋沛年厨艺的事儿,“年年,往年还不知道你有这手艺。” 宋沛年将趴在他身上的小铁蛋给往上抱了抱,以免小家伙滚下去,随口回道,“我也是这两年才发现我有这天赋。” 又道,“前几年风声紧的时候,我在废品站淘了几本菜谱,一直放在那儿落灰。这两年我一个人吃饭就照着那菜谱试着做,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做出来的味道就是比别人做出来的好吃。” 说到最后,谁都听出他语气里的臭屁。 宋伯母最先点头附和宋沛年的话,“这就是你的天赋,就像我娘家侄子,他随随便便打磨出来的螺丝就是比别人用心打磨出来的更加精准。” 商舅母也道,“我隔壁那家女儿也是,自身条件好,跳舞又有天赋,随随便便比个动作就是比别的小姑娘好看,当年总政文工团还特意去她家招人。” 两人说着说着,莫名就有酸,毕竟她俩就是那种没啥天赋的人。 小铁蛋的脑袋从宋沛年的怀里支了起来,奶声奶气问道,“什么是天赋?” 宋沛年捏了捏他的鼻子,“天赋就像你的记忆力比大多数人好,我前几天教你的诗,你现在都还记得。” 小铁蛋听到这,立刻就骄傲了,摇头晃脑就开背,“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~” “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,朝如青丝暮成雪~” 才两岁的孩子就已经背的出将进酒,谁又能说他的记忆力不好呢。 不懂其意,全靠死记硬背。 背完一首词之后,小铁蛋更加来劲了,将这几天宋沛年无聊时教他背的诗词全都搜刮了出来,背给大家听。 那一本正经的小模样,别提多可爱了。 小院里全是他奶声奶气的背诵声,听得一家子都入了神,宋爷爷他们几个老人甚至还随着小铁蛋一起摇头晃脑。 等他背完之后,宋沛年率先给他捧场,毫不敷衍地拍了拍手鼓掌,随之一大家子也给小铁蛋鼓掌。 小铁蛋听到这掌声,可骄傲了,胸腔被填的满满当当的,最后又听到大家对他的夸赞声,莫名就有一点害羞,埋在宋沛年的怀里不抬头。 这是他以前从未有过的感觉。 这也是他现在最喜欢哥哥的原因,因为他好得不得了。 等大家的夸赞声停下之后,一直盯着两口锅沉思的商舅舅突然开口对与有荣焉的宋沛年道,“年年,你打算开一个火锅店吗?” 见全家都朝他看来,宋沛年缓缓摇头,“说实话,没有。” 真话是他想躺平,每天不去操心那些烦心事,也不用勾心斗角,吃吃喝喝,这辈子一定回到九十九。 假话是他忙不过来,现在糕点铺的生意都忙不过来了,宋沛年想着就将假话给说出口了。 商舅舅拍着大腿就道,“这不是还有我嘛!” 商姥姥瞥了商舅舅一眼,“你?你那油漆厂不开了?” 你可别坑我乖外孙。 商舅舅坦然道,“油漆厂现在势头正好,我怎么不开?但是这也不耽搁我进军餐饮业啊,现在餐饮业的发展势头也猛,就我谈生意最常去的那家如意酒楼,一盘炒青菜就敢卖十八块,有时候还供不应求。” “我的天,十八块钱一盘?真的是在吃炒青菜吗?确定不是在吃炒人参?” 几个老人听到一盘青菜就吃掉普通临时工大半个月的工资,都忍不住咂舌,这卖的也太贵了,竟然还有人去消费。 在商姥姥和宋奶奶心中,青菜几分钱一斤,一份炒青菜十八块钱怎么不去抢啊? 又想到如意酒楼那红火的生意,心里更加惊讶了。 商姥姥还冲宋沛年道,“年年啊,我觉得你的手艺一定比那如意酒楼的厨子好,他都敢卖十八块钱一盘,你卖八十一盘!” 宋沛年:...... 那吃的是手艺吗?那吃的是地位! 第(1/3)页